簡介
事實上,透過 Foundation 部署 Nutanix HCI 超融合環境有兩種方式,第一種方式,管理人員可以在開始進行部署作業之前,先行登入至「install.nutanix.com」網頁,點選「Add New」鈕後,依據系統指示進行組態設定後,匯出「Node Configuration」部署設定檔,待連線至 Foundation GUI 圖形介面時,只要執行匯入組態設定檔的動作即可。
第二種方式,則是直接連線至 Foundation GUI 圖形介面後,一步一步依據系統指示,進行 Nutanix HCI 超融合環境的部署作業,在實戰演練小節中,便是使用這種方式進行部署。
全新部署 Nutanix 叢集
在開始執行部署作業之前,管理人員應先再次確認,企業或組織規劃採用的 Nutanix AHV 和 CVM 的 IP 位址,以及 x86 伺服器的 IPMI 遠端管理 IP 位址,請勿使用「192.168.5.0/24」 網段,因為這是 Nutanix AHV 和 CVM 預設內部溝通的 IP 位址,請避免使用這個網段。
在本文實作環境中,已經為 Foundation VM 部署主機,組態設定 IP 位址以及 FQDN 名稱,請開啟瀏覽器後鍵入「http://foundation.lab.weithenn.org:8000/gui/index.html」,即可看到 Nutanix Foundation 部署頁面。
首先,在 Start 頁面中,預設便會顯示全新部署的頁面,在 Create Deployment 區塊中,選項 1 的部份,便是先前提到的第一種部署方式,管理人員先行登入至「install.nutanix.com」 網頁,產生部署設定檔時,只要在此頁面點選「import the configuration file.」 選項,然後匯入預先準備好的部署設定檔,系統便會立即執行全自動的部署工作任務。
在選項 2 硬體平台的部份,管理人員可以在下拉式選單中,選擇採用的硬體伺服器品牌,本文實作環境採用 Dell XC660-12N 硬體伺服器,所以選擇「Dell」 選項,此舉將會影響後續部署時,採用的 IPMI 遠端管理協定,例如,針對 Dell 伺服器採用 iDRAC 進行遠端連接,而針對 HPE 伺服器則採用 iLO 進行遠端連接的工作任務,在 Port 通訊埠方面,則以 TCP Port 443 和 TCP/UDP Port 623 進行溝通,有關 Foundation 通訊埠的詳細資訊,請參考 Foundation Ports and Protocols | Nutanix Support & Insights 文章內容。
在選項 4 為 CVM 啟用 RDMA Passthrough 功能的部份,必須 x86 伺服器採用 Mellanox 網路卡,例如,CX-4、CX-5、CX-6 才支援啟用 RDMA Passthrough 功能。在選項 5 為叢集節點主機選擇 LACP 或 LAG 的網路設定,選擇採用「None」 選項,則表示使用「Active/Passive」 的網路卡小組設定。
在 Nutanix 叢集架構中,AHV 和 CVM 必須處於同一段網路環境,請在選項 6 中填入為 AHV 和 CVM 規劃的 VLAN ID,並在選項 7 中鍵入 AHV 和 CVM 的子網路遮罩和預設閘道 IP 位址。至於選項 8 則是填入 IPMI 遠端管理的子網路遮罩和預設閘道 IP 位址,這部份便不強硬規定要和 AHV 和 CVM 同網段。
倘若,Nutanix 叢集網路已經規劃完畢,在選項 9 的部份,管理人員只需勾選「Skip this validation」 選項,則無須讓系統在安裝前再次進行網路環境驗證後,才真正執行安裝程序,能夠有效節省不必要的網路環境檢查和驗證時間。
Foundation 部署最新 AOS 7 系列文章
- Foundation 部署最新 AOS 7 - Part 1 | Nutanix
- (本文) Foundation 部署最新 AOS 7 - Part 2 | Nutanix
- Foundation 部署最新 AOS 7 - Part 3 | Nutanix
- Foundation 部署最新 AOS 7 - Part 4 | Nutanix
- Foundation 部署最新 AOS 7 - Part 5 | Nutani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