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op


簡介

在部署第四階段 Cluster 頁面中,將會組態設定叢集運作所需的必要資訊,倘若管理人員不希望在此階段組態設定叢集資訊,只要勾選「Skip Automatic Cluster Formation」 選項,那麼系統便只會部署節點主機的部份,而不會組態設定叢集的部份,後續管理人員必須登入 CVM 控制主機後,以指令的方式建立叢集。





設定叢集資訊

預設情況下,CVM 控制主機的網路流量,會和 AHV Hypervisor 以及客體 VM 虛擬主機的網路流量混合在一起,倘若管理人員希望將網路流量進行切開的話,請勾選「Enable CVM Network Segmentation」 選項,並搭配實體網路配置和相關網路組態設定即可。

Cluster Name 欄位中,請鍵入叢集名稱,本文實作為「ntnx-cluster」,同樣值得注意的是,叢集名稱和先前的 AHV 名稱命名規則相同,只能由「a-z,A-Z,0-9」 以及「-」 和「.」 組成,不支援其它特殊符號。

Prism Central Registration 部份,由於此部署作業為建立全新叢集,所以運作環境中並沒有任何 Prism Central 管理主控台存在,請選擇「I don’t want to register this cluster to a Prism Central」 選項。

請注意,倘若採用預設值「I want to register this cluster to a Prism Central」 選項,但是卻未填寫任何註冊 Prism Central 管理主控台資訊,雖然在組態設定階段中不會發生任何錯誤,然而後續實際執行部署作業時,將會因為找不到任何可以註冊 Prism Central 管理主控台資訊,導致部署作業失敗。

在 CVM Timezone 的部份,管理人員可以選擇叢集節點主機所處位置的時區,本文實作環境為「UTC+08:00)Asia/Taipei」。


或許,有管理人員會困惑,為何只有組態設定 CVM 時區,而沒有設定 AHV Hypervisor 時區 ? 簡單來說,在 Nutanix 叢集運作架構中,官方預設 AHV Hypervisor 並沒有額外的主機時區組態設定,而是直接採用「UTC」 時區設定,所以後續若觀看 AHV 日誌內容時,必須記得 AHV 採用的時間為 UTC 世界協調時間。

在下方 Cluster Fault Tolerance 下拉式選單中,選擇企業和組織想要部署的叢集容錯等級,相信管理人員對於過往的 RF=2 和 RF=3 的部份已經熟悉,簡單來說,採用 RF=2 最少需要 3 台叢集節點主機,並且資料總共會有 2 份,因此可以承受 1 台叢集節點主機,或 1 個硬碟發生故障稱為「1N/1D」,採用 RF=3 最少需要 5 台叢集節點主機,資料總共會有 3 份,因此可以承受 2 台叢集節點主機,或 2 個硬碟發生故障稱為「2N/2D」。

然而,從 AOS 7 版本開始,新增一項全新的叢集容錯等級稱為「1N&1D」,採用 RF=3 所以資料總共會有 3 份,但是只需要 3 台叢集節點主機即可建立,同時可以承受 1 台叢集節點主機,以及 1 個硬碟發生故障。


簡單來說,採用最新叢集容錯等級 1N&1D 的優點,在於僅僅 3 台叢集節點主機即可建立,並且擁有類似 RF=3 的資料保護效果,然而值得注意的是,這個叢集容錯等級的最大限制,便是最多僅支援 3 台叢集節點主機,無法再為叢集增加更多的叢集節點主機。

了解最新叢集容錯等級 1N&1D 後,管理人員欲選擇採用的話,請在下拉式選單中選擇「rf3_adaptive(minimum 3 nodes,maximum 3 nodes required)」,在 Cluster Virtual IP 的部份,倘若採用的 Hypervisor 為 Hyper-V 時則為必填項目,採用 ESXi 或 AHV 時則為選填,本文實作環境為「10.10.75.50」。

至於 NTP 時間校對伺服器清單,和 DNS 名稱解析伺服器清單,請依照系統指示說明,填入 IP 位址或 FQDN 完整名稱,多筆記錄之間採用不同行進行隔開而非使用逗點。值得注意的是,這裡的 NTP 和 DNS 伺服器清單,將會直接組態設定給 AHV 和 CVM 使用。







Foundation 部署最新 AOS 7 系列文章


文章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