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在 HCI
超融合運作架構中,由於每台叢集節點主機,通常直接擔任運算和儲存資源的角色,所以當企業和組織在部署時,經常需要直接部署大量的叢集節點主機。因此,Nutanix
官方便提供 Foundation 部署機制,協助管理人員進行部署作業。
部署 Foundation VM
原則上,Foundation VM 支援部署至許多環境,本文以部署至 VMware vSphere/vSAN
環境為例,請先至官網下載適用的 Foundation VM 映像檔。
下載完成,連接至 vCenter 管理介面後,依序點選「Cluster > Deploy OVF Template」,在 Deploy OVF Template 頁面中,點選「Local file > UPLOAD FILES」,選擇剛才下載的 Foundation VM
印象檔,其它組態設定則依據運作環境選擇即可,最後確認無誤後按下 FINISH
鈕執行匯入動作。
預設情況下,匯入後的 Foundation VM 在虛擬硬體方面配置為「1 vCPU, 4GB vMemory」,管理人員可以依照需求進行調整,例如,調整為 4 vCPU, 16GB vMemory
後,將 Foundation VM 開機,請使用預設管理帳號「nutanix」及密碼「nutanix/4u」,順利登入系統後,可以查看作業系統版本資訊為 Rocky Linux v8.7 和預設 DHCP
網路組態。
升級 Foundation 版本
隨著時間和版本的演進,部署的 Foundation VM
也需要更新升級相關版本。事實上,部署後的 Foundation
主機,倘若網路環境是可以順利連接至網際網路的話,那麼系統將會自動檢查版本,並且在登入
Foundation GUI 圖形介面後,提醒管理人員是否要進行版本升級的工作任務。
舉例來說,點選 Show Update 鈕後,系統顯示目前的版本為
Nutanix Foundation v5.7.1,而最新版本為
Nutanix Foundation v5.9.0.2。在本文實作環境中,由於 Foundation 主機可以碰觸網際網路,所以直接按下
Update 即可,系統會提醒下載更新檔大小為 1.5GB。
刪除錯誤的映像檔
後續部署時,倘若管理人員發現,上傳至 Foundation VM 的 AOS 或 AHV
部署映像檔,不知何故發生毀損,然而在 Foundation GUI
圖形介面中並無法刪除它,即便再次上傳也無法覆蓋掉,並且系統顯示無法掃描部署映像檔,請移除損壞的部署映像檔。
一旦發生這種情況時,請透過 SSH 登入至 Foundation VM 之後,切換至下列 AOS 或
AHV 路徑,將損壞的部署映像檔刪除後,切換回 Foundation GUI
圖形介面再次上傳即可。
- AOS 映像檔儲存路徑: /home/nutanix/foundation/nos
- AHV 映像檔儲存路徑: /home/nutanix/foundation/isos/hypervisor/kvm/
Foundation 部署最新 AOS 7 系列文章
- (本文) Foundation 部署最新 AOS 7 - Part 1 | Nutanix
- Foundation 部署最新 AOS 7 - Part 2 | Nutanix
- Foundation 部署最新 AOS 7 - Part 3 | Nutanix
- Foundation 部署最新 AOS 7 - Part 4 | Nutanix
- Foundation 部署最新 AOS 7 - Part 5 | Nutanix